日期:2023-05-11 07:11:17 来源:哔哩哔哩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前些天看到一则视频,大概意思是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只是“心理学家”约定俗成的量表妄加评断,再加以精神疾病的治疗,这不禁让我不寒而栗,因为心病还需心药医,“心理学家”根据约定俗成的概念给人定论和用药,实属荒唐。
这不禁让我想到色情,因为精神疾病的医疗已经普遍为社会接受,而色情的普及也普遍为社会接受,当一种观点为社会接受,大众只有任人宰割的份,而且,从某种程度上,色情的普及度远高精神疾病,也可以说,色情普及的市场辽阔无垠,而天衣无缝。
我曾用过一些篇幅阐述,却仍然觉得不够一针见血,想来是用词不够激进,对人心的激荡不够彻底,这也可以理解,当一种语言过于激进是危险的,可过于保守也是危险的。
譬如精神病的医疗被社会广为接受,这里我单指一些心理疾病,因为这也占社会的较大比例,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,这些疾病可能并没有到真的用药的阶段,而且药物可能也没有任何效果,甚至可能有副作用,但社会普遍接受了所谓的精神疾病用药。
色情如是,色情被相当一部分人普遍接受,也是听信了西方主义立场,听信了无害论甚至必要论,它们凭借自己模糊的认知,加上别人的错误言论,于是一拍即合,即刻相信。但是如果色情的普及如今天貌似也同样的合理的精神疾病用药,看似合理,背后却有产业链,又该如何唏嘘呢。
戒色固然艰难,甚至很多人并不抱着戒色的目的,而是好奇的,甚至当我们站不到一处高峰,也受不到一种道德的教养,就是很容易作出伤害别人的事情。在漫长人生旅程中征程跋涉,面对千难万险艰难险阻,首先要有怀疑精神,首先要像刺穿一场阴谋一样,有敢于质疑的品质。当你开始质疑,你的灵性便开始觉醒。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自己是四肢健全智商正常的人,并不存在糊涂一说,但事实却是,大部分人都始终生活在一种蒙蔽下而不自知,因为这种蒙蔽并不会令它过份痛苦,便也习以为常。
可是,如同色情一样,当某一种伤痛威胁到你的生死,便如同今天戒色的你,你将不得不觉醒,不得不耗尽生命的最后一丝能量,与之博弈。
戒色界与外界的思想碰撞是一个庞大的工程,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,需要每一个人用智慧去与之对抗,当然,不排除有些人根本不想戒,而有坚定戒色意志的人也不代表它们本身多顽强,而是因为历史和人群选择了它们。
加油,戒色人,愿你赤诚勇敢,无愧心安。
——迷路。
标签:
下一篇:最后一页
品牌展会
全国巡演